&esp;&esp;李瓒接过话头,说道:“我汉军虽然数倍于虏,可两军争锋之战力远远不如,臣在河北坐镇时,一口气裁汰了蓟镇近半老弱,转为辅兵,但纵然以河北诸军,想要与女真野战,敢于冲锋拼杀者的部卒寥寥。”
&esp;&esp;崇平帝闻言,目光幽晦几分,沉声道:“国家兵制腐朽,钱粮靡费庞巨,然兵丁战力不举,亟需严厉整饬。”
&esp;&esp;南安郡王在一旁听着,说道:“圣上,女真既见我兴兵驰援蒙古而大举进攻,是否再等一等。”
&esp;&esp;其实南安郡王比较尴尬,作为唯一一个反对贾珩出兵的宰执枢密之臣,却又要在此旁听。
&esp;&esp;不过,等过了今日,南安郡王就可告病假而退,但南安郡王还想看着战事进展。
&esp;&esp;贾珩锐利目光投向南安郡王,沉声说道:“王爷,难道女真灭了蒙古之后,就不会全线伐我?那时,女真吞并察哈尔蒙古之后,倾国而来,我大汉应对更为棘手。”
&esp;&esp;到时再封额哲的儿子为察哈尔亲王,女真至此成为完全体。
&esp;&esp;南安郡王目光阴沉,道:“本王只是说出担忧,不想河北等地的百姓再遭战火罢了。”
&esp;&esp;他如此固执己见的反对,可以说应了那句话,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等到小儿大败之后,他自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esp;&esp;崇平帝看了一眼南安郡王,说道:“子玉,我大汉兵力几何?”
&esp;&esp;贾珩道:“单以大同为例,有兵马七万,太原有兵十三万,此外平安州节度使崔岭统兵四万,加起来二十三四万兵马。”
&esp;&esp;说到最后,贾珩都有些脑仁疼,打死他都不信会有二十多万兵马,这里面水分很大。
&esp;&esp;不过,太原因为是三晋大地的门户,有守卫京畿之重任,常备兵马一直很多,这个应该不会太离谱。
&esp;&esp;其实西线许久没有战事,将校懈怠,兵马许多都不能满额。
&esp;&esp;李瓒道:“太原之地含山西都司的三万卫所兵马,其实不少都是军户,但近些年北方旱蝗连绵,朝廷拨以米粮供养,不论战力,钱粮消耗也几与战兵无疑了。”
&esp;&esp;提及此处,户部尚书齐昆皱眉说道:“只怕三镇兵丁也有虚报,太原不当边关之重,能有八万兵马在编,就不错了。”
&esp;&esp;崇平帝沉吟片刻,冷声说道:“百万边军,朝廷边防每年耗费钱粮不知凡凡,如能使蒙古内附,精兵简政,要为朝廷节省多少钱粮?”
&esp;&esp;贾珩看了一眼天子,暗道,天子就惦记这个饼了,又大又圆又香甜是吧?
&esp;&esp;南安郡王脸色澹漠如霜,此刻已经不怎么想说话。
&esp;&esp;李瓒沉吟片刻,说道:“圣上,北平方面经过整饬,都司兵马员额定制四万,蓟镇有八兵马,宣府六万,如果警情一起,山东方面还能派兵马支援,应无大碍。”
&esp;&esp;没办法,这个时候的汉军就是这么菜,看着数额再多,但真正交手,大多时候不堪一击。
&esp;&esp;当然人多势众,胆气更壮一些。
&esp;&esp;贾珩走到舆图之前,道:“李阁老,北平方向还是以守御为主,如女真来攻,大抵应是以女真精锐为主力,汉军八旗为仆从,集合两三万人南侵,彼时燕赵之地坚壁清野,与敌缠斗,如果此地能吸引更多兵力,西边儿局势也好应对一些。”
&esp;&esp;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就是区区两三万人,大汉都有些抵挡不住,只能依托城池坚守。
&esp;&esp;此刻,韩癀以及赵默看向正在议事的几人,面上都是凝重不已。
&esp;&esp;贾珩问道:“北平安危重在宣府,宣府总兵姜瓖,能否抵挡住女真的攻势?”
&esp;&esp;此方世界也有不少平行时空的人物,如太原总兵王承胤,曾在平行时空的明末为宣府总兵,而姜瓖则是明末的大同总兵,当然也未必是一个人。
&esp;&esp;李瓒沉吟道:“宣府等地的军兵经过裁汰,兵力尚足用,先前已派王子腾前往整顿,如今已见着成效。”
&esp;&esp;王子腾随着李瓒去了北平,而李瓒对边镇军兵的整饬过程中就用为都点检,协饬边军。
&esp;&esp;贾珩沉吟说道:“贼寇入警,宣府尤重,直面敌锋,不能大意了。”
&esp;&esp;李瓒道:“诸州府团练,也足以迟滞女真精骑,不似往日那般寇入无人之境。”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拱手看向崇平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