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南安郡王闻言,面色微变,一时语塞。
&esp;&esp;贾珩不再理会南安郡王,沉声道:“圣上,决不能坐视女真吞并蒙古,否则女真更为势大,那时边事愈发难以收拾,出兵遏制女真西扩势在必行。”
&esp;&esp;崇平帝颔首道:“永宁侯所言,振聋发聩。”
&esp;&esp;贾珩朝着崇平帝郑重一礼,说道:“臣请率大军前往大同坐镇,修整甲兵,以窥草原之变,相机出兵,不论是坐收渔利,还是联蒙抗虏,皆可因时而定。”
&esp;&esp;崇平帝闻言,面色和缓几分,看向下方的内阁诸臣,说道:“韩卿、齐卿、赵卿,可还有其他高见?”
&esp;&esp;韩癀闻言,面色肃然,拱手道:“圣上,当派兵阻止女真从容吞并蒙古,壮大声势。”
&esp;&esp;齐昆拱手说道:“圣上,户部已经准备可供应大军半年的粮秣,以支应战事,不使前线有贵粮之忧。”
&esp;&esp;赵默也拱手出言赞同。
&esp;&esp;下方南安郡王见得这一幕,脸色难看,继而只觉得手足冰凉。
&esp;&esp;内阁与军机处都支持贾珩开战,而他好像一下子成了不合群的……丑角?
&esp;&esp;其实,这就犹如在一条面包五十万马克的三德子,元首演讲之后,不管是军队元帅,还是内阁长官都以崇拜的目光。
&esp;&esp;而贾珩不是靠着一张嘴,而是靠着过往一年的战事大胜建立的威望,更不用说先前不管是番薯还是财用都折服了户部,自然造成了一股煌煌大势。
&esp;&esp;对于边事,无可争议的话语权!
&esp;&esp;而一些沉默的朝臣,有一些心里阴暗的,巴不得贾珩与女真早一点儿对上,吃了败仗,从此也就消停了。
&esp;&esp;南安郡王也很快调整了心态,心头冷笑连连。
&esp;&esp;等着,如果小儿败了,那么今日他就是力排众议的忠直之臣,圣上说不得还要他来收拾局面!
&esp;&esp;而小儿毁谤加身,下场凄惨。
&esp;&esp;“拟旨,以军机大臣、永宁侯贾珩为征虏大将军,拣选京营劲旅至大同、太原,以天子剑节制山西、河北缘边诸省、边镇、节度一应军事,凡贻误军机者,不论文武,可临机决断,先斩后奏。”崇平帝沉吟片刻,朗声说道。
&esp;&esp;而殿中一众群臣,闻听此言,心头大惊,但又定下心来。
&esp;&esp;好在征虏大将军只是临时差遣,先斩后奏,先前在河南之战时也有这么一遭儿?
&esp;&esp;贾珩拱手道:“臣谢圣上信重,微臣纵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当报社稷。”
&esp;&esp;待贾珩拣兵出征的圣旨降下,朝臣自也没有议着内阁首辅人选的心思,而随着含元殿内群臣三三两两散朝离去,但一股紧张和严峻的战争氛围再次笼罩了整个神京城。
&esp;&esp;茶楼酒肆,街头巷尾都在议着大汉的这次出兵,随着时间流逝,大汉南北诸省,齐齐瞩目。
&esp;&esp;第930章 楚王:不知贾侯可曾见过了王妃?
&esp;&esp;大明宫,含元殿,内书房
&esp;&esp;崇平帝召见几位军机大臣以及内阁阁臣议事,殿中的一架锦绣山河屏风之上早已悬挂起一张草黄色的舆图,其上描绘着边关的局势图。
&esp;&esp;此外,因为户部司掌钱粮之事尤重,故而让户部左侍郎林如海旁听。
&esp;&esp;嗯,林如海这次终于赶上了集议军国大事,看向在场众内阁、军机,心思多少有些复杂。
&esp;&esp;“子玉,向诸卿介绍介绍情况。”崇平帝坐在御桉之后,目光温和看向那少年。
&esp;&esp;有子玉在,诸事无忧。
&esp;&esp;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圣上,女真的兵力,除本部女真八旗之外,还有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总兵力在十五万上下,既是倾国之战,以兴国势,微臣以为,如我汉军出动,女真定然以东西两线全部出动,牵制我大汉。”
&esp;&esp;女真八旗自不必说,常备披甲旗丁六万人,这是女真的精华和精锐,其实经过这些年的人口繁衍,如果仍如努尔哈赤时期以五丁抽一,全民皆兵,女真能够凑出来十余万精锐。
&esp;&esp;至于蒙古八旗则是女真通过征讨草原蒙古诸部如科尔沁以及一系列联姻手段,编练而出的同盟军,战力也不低,而汉军八旗就是辽东失陷以后的汉军将领,再加上这些年劫掠的河北、山东等丁壮,相比而言,汉军八旗的数量还比较多,但战力最弱。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