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先就排除了都察院、翰林院,只能在六部、通政司、大理寺等一些事务衙门辗转。
&esp;&esp;在六部,侍郎这样的堂官,轮也轮不上。
&esp;&esp;而大理寺法吏断谳,专业性又比较强,贾政不一定能胜任,况且他在大理寺也没什么关系,不好安排。
&esp;&esp;其他的如太常寺,光禄寺,这都是小衙门,还不如留在工部当郎中,说来说去,还是去通政司——这等九卿部衙中的务虚部门比较好。
&esp;&esp;一旦升入四品,以后再外放就是知府或是府尹,再之后就要看贾政的造化和能为了。
&esp;&esp;“通政司右通政?这是正四品,不太好调任吧?”贾政闻言,心头微惊,不敢确定说道。
&esp;&esp;心头却有几分意动。
&esp;&esp;贾珩道:“老爷在工部十余年,兢兢业业,向无大过,且又因不愿与潘、卢二人同流合污,而为两位堂官借京察大计打压排挤,此事恰恰因申告至都察院,而得考功司录计,有此一节,升转一司郎中就可顺理成章。”
&esp;&esp;贾政想起先前之事,心头恍然之余又有几分迷惑,道:“子玉先前让我向都察院申告,正是缘由于此,只是地动……”
&esp;&esp;贾珩道:“只能说天时所助,纵无地动,彼等也难为恶长久。”
&esp;&esp;当初,纵无地动,他也可从容布局,使皇陵贪腐一桉大白于天下。
&esp;&esp;贾政点了点头,索性不再提及此事。
&esp;&esp;贾珩道:“而吏部方面,三品官以下可行部推,无论是升任本司郎中,还是前往通政司,都不是一桩难事,只是终究要看老爷的意思,是在本部调任郎中,还是先往通政司待一二年,再谋外放?”
&esp;&esp;哪怕是帮着贾政升官儿,也不好强按牛头喝水,尊重其选择意愿的同时,其实仅仅只给了一种选择。
&esp;&esp;升官一品,谋任外放,这如果还不能促使其选择,那贾政未免也太废了。
&esp;&esp;贾政犹豫了下,一面是供职十余年的工部,一切人事都还熟悉,任职郎中,一面是……四品官儿。
&esp;&esp;贾政沉吟片刻,说道:“我在工部多年,如今换个衙门知事也好,通政司……倒是个好衙门。”
&esp;&esp;四品官,怎么也比五品郎中高一品,更不用说以后还可外任,可谓前途光明。
&esp;&esp;贾珩面色顿了下,点头说道:“先将官品升上去,再谋求迁转地方,确是正途,老爷在通政司也可练达熟知政务,以后延请幕僚,知一方府事,也不至左支右绌。”
&esp;&esp;贾政点了点头,心头也有几分欣然,说道:“子玉所言甚是,我如今于庶务一道,仍一知半解,是需得多加熟稔才是。”
&esp;&esp;贾珩道:“那老爷这几天等我的消息。”
&esp;&esp;此事就算是这般定下来。
&esp;&esp;贾政压下心头的欣喜,转而想起宝玉之事,道:“子玉,还有一件事儿,大需要你来拿主意才是。”
&esp;&esp;见贾政如此郑重其事,贾珩心头也有几分讶异,道:“老爷请言。”
&esp;&esp;“就是宝玉,他性情顽劣,不喜读书,眼看过了这个年,年龄也愈发不小了,否则也不会有着前面和府里丫鬟调笑一事,我在想这一二年间,及早帮他定下一桩亲事,等过上二三年,再行娶亲过门,省的耽搁了他的终身大事。”贾政叹了一口气。
&esp;&esp;提起宝玉,只觉仕途进展的喜悦也被冲澹了一些。
&esp;&esp;贾珩想了想,道:“提前定亲,京中一些名门望族倒是常有之事,并无不妥,只是老爷可有为宝玉相中的人家?”
&esp;&esp;“我还未有主张,想着子玉你人面广一些,可否帮着宝玉留意留意才是,这也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一点儿私心了。”贾政说着,也有些惭愧,长吁短叹道。
&esp;&esp;贾珩闻言,默然了下,应允道:“老爷,我和大姐姐一同看看罢。”
&esp;&esp;这话说的有些古怪,有股我和他姐一同帮着小舅子看看的既视感。
&esp;&esp;嗯,其实说来,他也算是宝玉的姐夫了。
&esp;&esp;只是到底,要不要将夏金桂给宝玉撮合一下?或许能就此改改宝玉的性子?
&esp;&esp;贾政叹道:“子玉能操持着,这我就放心了,我一直忙着外间之事,近年于家务疏懒,对宝玉还有环儿有失教导,你能帮着调理他,也是好的。”
&esp;&esp;“老爷言重了,宝玉与环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