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上来看,大殿下有极大优势,周家乃国戚,故而大理寺丞根本不敢收人。
成兴帝对这情形心知肚明,但不想周国舅这般冲动。他沉下脸色,说:御林军成周家解决私事的小卒了?
提到此处,曹大德脸上抹开一丝笑:于家姑娘也是这般当街质问国舅爷的,她还劝国舅爷谨言慎行来着。兴许是国舅爷过于爱惜独子,急了吧。
成兴帝脸色稍有缓和。
宣贵妃静静听着,心里窃喜不已,翘起的嘴角都有些压不住。
那边院中的晚膳已布好,老嬷嬷给宫人使眼色,没人过来请,成兴帝却看见了。
他牵过宣贵妃的手,冲曹大德说:仪鸾司今日在宫中值当的是哪个,你去着人传朕口谕,周昀先教大理寺暂时收着,好生照顾不得有差池,待清明过了再审。
-
大理寺这边,周国舅不明事情经过,今日的确是急了眼,才没回府去带府兵,而是从校场直接点了御林军赶来。
他原本想着若真动起手,府兵也不是银甲军的对手,这些年御林军由他掌管着,吃一份俸禄,还吃一份周皇后的私银,不上战场也没短练,装备也足够精良,单独拉出去能抵得上一支边防守备军。
于家姑娘立在马车上,外头罩了披风,出言点醒周国舅时,他面色一凝,不再鲁莽,收刀后凑上前去,询问周昀。
今日到底怎么一回事?
周昀马有失蹄时,心里除了怨悔,更多还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他眼珠暴突,想了一路都没弄明白在望峰台上究竟缘何失控,那一会儿的记忆是残缺的。
他挣不开擒住他的银甲军,现在听到父亲的诘问,只能反咬一口,怒道:我没有轻薄她!是她自己!是她自己凑到我跟前来的!她!她装的!
周国舅对自己儿子很是了解,自然不信周昀会做出这样的事儿。等周昀说完,他便道:御林军乃椋都正统守备军!职责正是护卫皇城安宁!尔等在此污蔑皇亲国戚,搅得都内人人惶恐,御林军怎么不能加以阻拦?
他这是诡辩。
围观百姓听不出其中偷梁换柱之意,因他慷慨激昂的陈词,不由得心生些许赞同,认为他很有道理。
议论声不小,他趁热打铁又情绪激动地道:你忠义侯府的银甲军,仗着官家宽厚,便真蹬鼻子上脸,随意构陷以武力压人!以为在这天子脚下,百姓面前,就能压得过公理了吗?!
于家姑娘,几个月之前才回的椋都,当初忠义侯府已故大将军于颂抛妻弃子的传闻,后来不了了之。近来百姓们又街头闲话,听闻这姑娘容貌惊艳,迷得国舅爷之子和三皇子团团转,这下出了丑闻,嘴里自然要踩低捧高。
人心倾向,自古如此。
没见着真章,就会信服自认为占理的一方,因为凭借国舅爷之子,又是御林军副统领这般身份,在椋都勋贵子女中一直有着好名声,故此没人会相信他干得出龌龊事。
他一定是被冤枉的。
在场的大部分人都这么想了,不料,那端立马车上的于家姑娘,突然转身举目四望,她果真长了一张极为秀美的姣好面容,这在满椋都也不可多得。
她被国舅爷数落,却并不畏人言,她的神态很平静,平静到就像这件事根本不是发生在她身上,她似乎并不需多作辩解,反而叫人摸不清她此刻在想什么。
换了常人,受不住这些歪曲事实的唾沫星子,于姑娘能忍,我都要佩服她了。白屿认真说着,目不转睛地盯着下边。
唐绮哗地展开折扇,扇走飞来的蚊虫,眼底带着浅浅的笑,几遇危境,自然能忍。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