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等到了肃州,向沿途的孩子打听,就知道师父在哪了。”
&esp;&esp;其实不光是汉口,澳岛的葡萄牙人、港岛的英国人、关外的日俄都开始蠢蠢欲动。
&esp;&esp;俄国和清廷,重新签订了《黑龙江铁路公司伐木合同》,合法掠夺黑龙江森林资源。
&esp;&esp;日本人又在间岛区域搞事情,和背水军的摩擦日渐增多。同时派人威胁清廷,声称间岛区域的背水军,严重妨害两国和平,要求签订协约,化干戈为玉帛,并提议中韩两国以图们江为界。
&esp;&esp;看似和善,实际上却是扩大日本在华利益。
&esp;&esp;背水军自然不干,可慈禧却有同意的苗头,局势变得十分微妙:是否签订协约,就要看赵传薪是否尚在人世。
&esp;&esp;而英国人不甘人后,在西部明里暗里挑拨,鼓动以达--i为首的地方集团,一方面上书朝廷,污蔑驻藏大臣赵尔丰仇视黄教,不堪重任。
&esp;&esp;赵尔丰是赵传薪的冤家赵尔巽的弟弟,此人素来被冠以“鹰派”之名,手段狠辣,行事果决。那些人深知赵尔丰的手段,他来了,必然剥夺当地土司的一切权力。
&esp;&esp;可以说,赵尔丰对守卫藏地国土是有很大贡献的。
&esp;&esp;另一方面,地方集团开始以剿灭叛匪的名义调集藏军前往昌都,企图以武力抵抗。
&esp;&esp;这几乎等同于公然造反。
&esp;&esp;最后就是俄国。
&esp;&esp;他们手段没那么激烈,俄沙皇派遣了芬兰探险家马汉达作为间谍,深入西北地区,刺探军情查明虚实,万一他日准备军事行动,至少做到知己知彼。
&esp;&esp;只是马汉达抵达凉州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凉州农民的抗粮斗争,即反对清廷的苛捐杂税而发起的斗争。
&esp;&esp;一群农民冲进距离天上飞不远的凉州县城,当时王改名也在队伍当中,被凉州东北角的清军要塞的士兵围攻,一刀划破了肚皮,然后逃到了沙漠……
&esp;&esp;第679章 道长,我是莫理循啊
&esp;&esp;大漠,天上飞客栈。
&esp;&esp;王改名诧异道:“赵掌柜,你要去凉州采购?”
&esp;&esp;赵传薪将转轮枪插入枪套,挂在腿的两侧,摘下墙上的苗刀:“是啊,怎么了?”
&esp;&esp;王改名眉飞色舞道:“凉州可不太平,实不相瞒,在下就是遇上了百姓冲进县城抗粮抗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被东北土围子里的兵丁围攻这才受伤……”
&esp;&esp;显然他在吹嘘自己的事迹。
&esp;&esp;“哦。”赵传薪整装好,准备出发:“下次注意些。”
&esp;&esp;“……”虽然听人说赵传薪身手了得,可王改名依旧不大服气:“赵掌柜,凉州城北满营,日日操练不辍,教头更是受过德国正统军队训练的比利时人,每月都要实弹打靶两次,你勿要小瞧了他们……”
&esp;&esp;赵传薪呵呵一笑:“人人打靶,你受的却是刀伤,他们用刀子打靶吗?”
&esp;&esp;“这……有快枪者至少十人,当时在下运气好,碰上了没拿枪的而已。”王改名又贼兮兮的问:“莫非赵掌柜想要去买甘肃黄?”
&esp;&esp;赵传薪都已经要推门了,闻言皱眉:“甘肃黄是什么?听着像屎呢?”
&esp;&esp;“甘肃黄,秦州产的烟土,世人趋之若鹜。”
&esp;&esp;赵传薪脸色微微一变。
&esp;&esp;快枪火炮之属,赵传薪向来是不放在心上的。
&esp;&esp;他最忌惮的,就是鸦片。
&esp;&esp;“这肃州、凉州吸食鸦片的人多吗?”
&esp;&esp;“额……不知。”
&esp;&esp;凉州其实很繁华,比肃州繁华,仅次于兰州。
&esp;&esp;正常走驿道,天上飞到凉州大概三百五十多公里。
&esp;&esp;但赵传薪绕了远路,从沙漠中与驿道并行,穿梭到镇番县,向南直入凉州,约么400公里的路程。
&esp;&esp;沙漠中一望无垠,缥缈旅者时速可高达近500公里/时,他要猫着腰破风,身着光滑的皮质飞行夹克,头面全部遮住,戴着潜水镜才行。
&esp;&esp;赵传薪体验了一把没有挡风玻璃时期,战斗机驾驶员的感受。
&esp;&esp;凉州城的基本骨架结构简单,两条笔直的大街连接四座城门,将城市划分为四个相等的城区。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