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子宁道:“山西方面,新政已经全面铺开,主要还是番薯推广种植以后,百姓得以饱食,粮秣自然不再短缺。”
&esp;&esp;魏王道:“番薯?”
&esp;&esp;是了,这番薯还是子钰当初首倡推广的。
&esp;&esp;蒋子宁面带笑意,朗声道:“近些年,山西之地,天灾频仍,时有歉收之事,自番薯推行以来,民无饥馑之忧,尤其得整饬屯政以后,军民士卒更可得饱食,民心、军心皆已大定。”
&esp;&esp;其实,自从贾珩推广红薯种植以后,整个大汉处在小冰河期的饥荒,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
&esp;&esp;以山西一省为例,经过在河谷沟摊以及田亩,大量种植红薯,周转调度,百姓解决了温饱,自然也就不会如平行时空的大明,百姓因为吃不上饭,再加上大明加征辽饷而摊派至地方,然后形成系统性危机。
&esp;&esp;那么,崇平十五年、十六年的连番大战的银子究竟是从何而来?
&esp;&esp;整饬盐务以及追缴扬州盐商的亏空、山西晋商、以及大范围对宗室如卫楚两藩,以及查贪反腐,海贸利润,追缴出来的银子才供应着一场场战事,不必将各种军费摊派到百姓头上。
&esp;&esp;换言之,整个大汉没有那种饥馑之民到处逃难的情形,这才是能够维持较大太平,推行新政的前提。
&esp;&esp;否则,百姓吃都吃不饱,流民遍地,官僚机构几乎运转失灵,纵是新政也难以有推行的基础。
&esp;&esp;而这一切都是贾珩一个人拖拽着大汉前进,而换来一等卫国公,太师兼军机大臣这样的功名爵位。
&esp;&esp;什么叫挽天倾?
&esp;&esp;这一套模版纵是放在明末都能来一波。
&esp;&esp;大观园之中的脂粉香艳,不过是挽天倾之中的调剂罢了。
&esp;&esp;第1282章 卫国公巡查九边
&esp;&esp;大同府,总兵衙门
&esp;&esp;官署之中,一众军将济济一堂,将目光投向那蟒服少年。
&esp;&esp;贾珩抬眸看向大汉平原侯之孙蒋子宁,点了点头,朗声说道:“如此一来,宣大粮秣供应,当无问题。”
&esp;&esp;蒋子宁面色沉静,温声说道:“这次迎敌出兵协调不顺,其实还是北平经略安抚司方面,那位邹大人毕竟文官出身,并无太多对敌经验,凡遇敌寇来袭,根本无暇顾及,难免左支右绌,失了方寸。”
&esp;&esp;主要是让女真入寇,在河北等府县造成了一些劫掠财货和烧杀之事,为此颇是引起大汉中枢的震动。
&esp;&esp;对此,几处边镇都一致将罪责推给了河北经略安抚司。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朗声道:“朝廷这一二年间,就会出兵辽东,宣大、北平都是出兵的主力,蒋总兵在大同坐镇,要多加作训骑军,唯具机动策应之能。”
&esp;&esp;此言一出,魏王剑眉之下,目光闪了闪,暗道,一二年间就要出兵辽东?
&esp;&esp;是了,也差不多了,一二年间,大汉新政推广南北,那时大汉国力强盛,正是与女真决一死战之时。
&esp;&esp;蒋子宁朗声道:“真的那一天到来,末将愿率大同精兵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头一个带兵打进盛京。”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蒋总兵放心,待到朝廷广发大兵之时,会有诸军用命的一天的。”
&esp;&esp;而后,贾珩又与蒋子宁用罢午饭,又着锦衣府经历司的经历,对大同军镇中的兵丁、辎重、军械进行点验。
&esp;&esp;大同作为直面东虏前线的边镇,内部兵马众多,军械以及弩矢囤积也有不少。
&esp;&esp;贾珩而后,又问道:“现今红夷大炮,城中监造的如何?”
&esp;&esp;蒋子宁道:“军器监最近拨付了一批红夷大炮,上次在炮战中大放异彩,但两个月前,就发生一起红夷大炮失窃之事。”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