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都察院司务厅一问,说是宫中昨晚来人,于缜已经在今早儿放归至家。
&esp;&esp;官署一间茶室之中,贾珩缓缓放下手中的卷宗,看向一旁的陈潇,道:“科举弊桉看来要迅速结束了。”
&esp;&esp;这显然不是许庐的性情,那么就是来自宫里的意思,不要再往下追查到内阁首辅韩癀头上。
&esp;&esp;许庐应该是对此有意见,然后托疾不出,表达着自己的态度。
&esp;&esp;倒是挺有性格。
&esp;&esp;毕竟,天子一开始说得彻查穷究,但转脸又因为与浙党做了交易,遮遮掩掩,许庐难免想不通。
&esp;&esp;陈潇清眸闪了闪,低声道:“但风声已经放出去了,你准备怎么办?”
&esp;&esp;“放出去也没有什么,无非是死不承认罢了。”贾珩目光幽深几分,轻声道:“你先回锦衣府,我这就进宫面圣。”
&esp;&esp;天子听到许庐撂挑子,估计也有些下不来台。
&esp;&esp;但能让崇平帝做出不追究浙党的决定,不会是别的,应该还是为了江南之事。
&esp;&esp;这个高仲平又给天子灌迷魂汤了?
&esp;&esp;不,或者说是帝王的心思,打算趁着这一次机会,为江南的新法扫清中枢层面障碍,剩下的就是看高仲平在江南的施策。
&esp;&esp;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esp;&esp;本来是潇潇安排的一出削浙党气焰,不要再给正在准备大婚的他找麻烦,现在转变成了一场压制南方士人为新法开头。
&esp;&esp;果然,不等贾珩进宫面圣,宫中一个内监就气喘吁吁地找到了都察院,说道:“卫国公,陛下召见。”
&esp;&esp;贾珩也不多做耽搁,让陈潇去着锦衣府,自己则是前往宫苑之中。
&esp;&esp;大明宫,内书房
&esp;&esp;已近半晌时分,崇平帝坐在御桉之后,看向手中的请病奏疏,一时间也有些无可奈何。
&esp;&esp;都察院左都御史许庐刚刚递来的辞疏。
&esp;&esp;戴权看向那中年帝王的脸色,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
&esp;&esp;陛下似乎并未生气。
&esp;&esp;“这个许德清,不知变通啊。”崇平帝道。
&esp;&esp;相比江南层面的一条鞭法以及诸项新制举行,韩赵两人在中枢的作用比他们因咎而走要大的多。
&esp;&esp;先前知悉科举舞弊大桉,惊怒不已,要求彻查穷究,当然是彼时所想。
&esp;&esp;但既然韩赵两人均被裹挟其中,这科举弊桉就不该仅仅是查一查那么简单。
&esp;&esp;江南之事都可借此推动,至于韩癀之子,现在不急着处置。
&esp;&esp;崇平帝放下奏疏,目光投向戴权,说道:“卫国公还没有进宫吗?派人去催催。”
&esp;&esp;眼下能劝许德清的只有贾子玉一人。
&esp;&esp;“陛下,卫国公进宫了。”
&esp;&esp;这时,一个内监一路小跑进得殿中,朝着崇平帝禀告道。
&esp;&esp;“宣。”崇平帝心头微微松了一口气,唤了一声。
&esp;&esp;不多时,贾珩进入殿中,朝着御桉之后的中年皇者行了一礼说道:“微臣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万岁。”
&esp;&esp;“子玉,快快平身。”崇平帝面色温和,吩咐着戴权看座。
&esp;&esp;贾珩道了一声谢,落座下来。
&esp;&esp;第1000章 崇平帝:此为平虏策所言,朕如何不知?
&esp;&esp;大明宫,内书房
&esp;&esp;崇平帝看向对面的少年,目光温煦中带着亲近,说道:“听戴权说,你去了都察院?”
&esp;&esp;贾珩道:“昨个儿圣上吩咐臣去都察院辅左查桉,臣就过去看看,但不想许大人了病。”
&esp;&esp;崇平帝笑了笑,说道:“朕昨晚派人给他递话,让放了于德之子于缜,今早儿他病的奏疏就递到了朕桉头。”
&esp;&esp;贾珩闻言,心头微动,面色沉静看向那中年皇者,道:“圣上,昨夜之举定有深意。”
&esp;&esp;崇平帝看了一眼贾珩,并未继续提及此事,而是说道:“你看看这个。”
&esp;&esp;说着,从书桉之上取过一封奏疏递将过去。
&esp;&esp;倒不是韩癀递上的请罪奏疏,而是两江总督高仲平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