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96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967节(2 / 3)

所见,仅汪家一姓之家财只怕就有两三千万两,至于其他几家虽是在太宗、隆治年间相继经常盐利,几十年积攒下来,财货可观。”

&esp;&esp;在平行时空的清代,据李澄在道光二年《淮鹾备要》一书中如是记述:“闻父老言,数十年前淮商资本之充实者,以千万计,其次亦以数百万计。”

&esp;&esp;换句话说,扬州八大总商家财俱在千万级,无非是几千万的问题,这才是对盐商这个行业的基本尊重。

&esp;&esp;而贾珩先前向扬州八大总商追缴的是崇平元年至十五年的盐运司亏空账目,不是盐商的所有财货。

&esp;&esp;而十五年间,经过刘盛藻的不完全招供,八大盐商通过以新借旧,赊欠亏空两千万两,也就是刘盛藻在任两淮转运使期间,之前隆治年间的旧账,这都根本就没有稽核清查,恰恰隆治年间,大汉正当强盛,对两淮盐务的监察风气最为宽松。

&esp;&esp;换句话说,扬州八大盐商,除汪家这样的百年家族实力深不可测外,其余几家抄家之后的土地、不动产、商铺产业加起来,都在千万家财之数。

&esp;&esp;这可是人家三代人(三四十年)的努力,你一个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凭什么跟人家比?

&esp;&esp;所以,先前给人一种好像也不是太多的错觉,只是来自刘盛藻的口供粗略统计。

&esp;&esp;剩下四位盐商,虽然对填补亏空两千万两觉得肉痛,每家也就是还上四五百万两,几乎要抽干账面上的银子,但整体还没有到天塌下来的地步,故而,其实暗暗庆幸。

&esp;&esp;因为隆治年间盐运使郭绍年,依然逍遥法外,隆治朝疯狂侵吞盐利资产的陈年旧账,现在不好找了。

&esp;&esp;而贾珩的打算,这并非不查,后续查出来一笔,索要一笔。

&esp;&esp;电信诈骗也讲究个先小后大,结果突然就发现,无法提现,一下子被骗了几十上百万。

&esp;&esp;甄家后院花厅之中,同样在议论着贾珩今日所接的圣旨。

&esp;&esp;随着时间过去,整个金陵官场都在热议此事,如贾珩所言,对先前踊跃弹劾的南京六部官员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esp;&esp;甄应嘉此刻一身孝服,面色肃穆,落座在厅中一张太师椅上,下首处则是二弟甄韶、三弟甄轩。

&esp;&esp;至于甄铸,自从甄老太君下葬之后,颇为自责的甄铸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对外间之事一概不理。

&esp;&esp;三人听仆人叙完外间热议的圣旨一事,面面相觑。

&esp;&esp;甄应嘉细长的目光中见着感慨,说道:“果然如此,那些弹劾奏疏不过是清风拂面,这是不到二十岁的太子太保,前途不可限量啊,怪不得母亲要将四丫头许给他…”

&esp;&esp;说着,心头也有几许复杂。

&esp;&esp;当年他甄家何尝不是圣卷优握,任凭旁人如何攻讦甄家,依然岿然不倒,圣恩不衰。

&esp;&esp;纵然是在潜邸之时的天子……这,谁能想到当年那个雍王,现在已成了御极天下的九五之尊?

&esp;&esp;甄轩沉吟道:“兄长,我觉得,还是得立有军功才是,如是于社稷有功,宫里过往对咱们家的那些看法,也会慢慢改观。”

&esp;&esp;甄韶放下茶盅,沉声说道:“四弟那次实是可惜了,机会千载难逢,如是在江口一战立下功劳,也不会有今天。”

&esp;&esp;如果那天是他领镇海军,定不会让虏寇肆虐于江海之间,今日加官进爵的就是他,甄家之劫也会因此慢慢消解。

&esp;&esp;甄应嘉手捻胡须,目光现出期冀,说道:“现在就看晴儿去宁国府此行如何,能不能说服子玉,以军务紧要为名,上疏让二弟你夺情起复。”

&esp;&esp;陈汉综唐宋之典要,承前明之旧制,凡官吏在父母至亲亡故之后,都要闻丧举哀,并向朝廷及时报告,不然就是匿丧,其为不孝之不赦重罪,然后官员丁忧服丧,但一般而言,天子对于宠信之臣,都会在守孝个月后,夺情起复。

&esp;&esp;普通官员自然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往往都是权重事繁、须臾难离的军政要员以及中枢重臣,但对一些文臣而言,因为道德舆论的自律和他律所致,反而上疏陈情,不愿夺情起复。

&esp;&esp;反而为时人交口而赞。

&esp;&esp;比如李守中,原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丁忧服丧三年,等守孝而毕,再想回去为官,国子监已经没有位置了,索性在家中教导族中子弟。

&esp;&esp;甄轩心头担忧,语气不确定说道:“兄长,贾子玉会同意吗?当初老太太在时,想让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