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现在是忠靖侯史鼎正在巡抚河南军政,而原齐党中人彭晔为藩司布政使,这自是隐晦再提及番薯的问题。
&esp;&esp;当然彭晔没有明着反对,而是说番薯产量丰收,也不用再请求户部减免,所谓架起火堆来烤忠靖侯史鼎,剑指幕后的永宁伯。
&esp;&esp;以彭晔给杨国昌的书信所言,将如此之多的土地,推广种植番薯,一旦歉收,生民困苦,怨声载道,彼时史鼎去职,贾某人自也不能独善其身!
&esp;&esp;至于番薯是否歉收?
&esp;&esp;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在闽粤之地即行种植的番薯,岂能适种植于河南?
&esp;&esp;崇平帝沉吟片刻,看向杨国昌,目光幽晦几分,说道:“朕记得先前河南太仓方面解送了百万石粮食,输送神京,已完夏粮,河南历年的粮税缴纳几何?”
&esp;&esp;杨国昌道:“秋粮属赋税大头,往年也有一百二十万石,圣上,河南方面是否再行解运一些米粮,如今番薯已在河南各地推广种植,但产量犹未可知,老臣以为仍按往年的粮税收缴。”
&esp;&esp;“河南方面刚刚遭了一场兵灾,根据各府县情形酌情蠲免,至于番薯,河南方面如是丰收,推广山西、河北、山东等干旱之地。”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
&esp;&esp;那番薯已经在御花园中拓田种植下来,看着葱郁青青,但具体产量还要等十月中旬,还有些不确定。
&esp;&esp;其实对番薯的产量,崇平帝心头仍是打上一个问号。
&esp;&esp;无他,亩产几十石,谁知道移栽别处能有多少?
&esp;&esp;杨国昌闻言,也不强求,领命而退。
&esp;&esp;这时,军机大臣、兵部侍郎施杰道:“圣上,两江总督沉邡与南京兵部联名具题的奏疏于今晨送来,奏请整顿江南大营,重固江防,军机值房刚刚收到奏疏。”
&esp;&esp;经过六百里急递,沉邡的奏疏终于在今天早上送达军机处。
&esp;&esp;崇平帝沉吟片刻,沉声道:“前段时日,东虏方面的八旗正白旗旗主的亲王多铎,领人潜入扬州刺杀永宁伯,可见海防疏漏,永宁伯先前得朕嘱托,南下整饬江北大营,前日密奏已初理兵事,今沉邡与南京兵部提出整饬江南大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是其督抚两江以来,署理民政有闻,可得整顿?”
&esp;&esp;提及前日的密奏,崇平帝目光也有几分失神,心头感慨。
&esp;&esp;虏王亲自刺杀,这待遇……无疑是来自东虏的认可,说明用对了人。
&esp;&esp;同时也说明,河南之乱的迅速平定,让东虏方面坐不住了。
&esp;&esp;兵部侍郎施杰定了定神,说道:“沉邡举荐了前江南大营镇海卫指挥同知甄铸,并以镇海卫为基础,独立建一水师,驻扎江口,警戒虏寇,此事两位兵部侍郎也极力赞同。”
&esp;&esp;南京方面经制兵额的调整是南京兵部主管,镇海卫扩充为镇海军,更增设节帅,这样的大事自要向神京奏报,得其确认,一般也会得到确认。
&esp;&esp;“甄铸?”崇平帝眉头皱了皱,问道:“甄家的人?”
&esp;&esp;当年在潜邸时到江南办差,甄家人之奢靡无度、横行无忌,给曾经的雍王留下了深刻印象。
&esp;&esp;虽然不如赖大面前,贾蓉还要唤一声赖爷爷那般托大,但在崇平帝眼中,甄家在金陵地面的确是逾越了一个家奴的本分。
&esp;&esp;施杰回禀道:“圣上,是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之四弟。”
&esp;&esp;崇平帝道:“此人有何能为,得沉邡举荐为水师节度使?”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