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他刚刚封永宁伯,正是得宠之时,现在又总督一省军政,少年得志,妾身收到前日河南的一些友人的书信说,他在河南严刑峻法,杀的人头滚滚。”郑氏劝说道。
&esp;&esp;“不用理他,一介武夫而已,也就打仗有些手段,于地方事务是一窍不通,将打仗的那一套,带到河务和政务上,等闹得民怨沸腾,朝中自有人收拾他。”高斌不以为然说道。
&esp;&esp;“既然如此,那老爷心头有数就好。”郑氏柔声说道。
&esp;&esp;高斌骂了几句,又道:“夫人,我收拾收拾,要去衙门。”
&esp;&esp;郑氏玉容笑意敛去,嗔怪道:“老爷今个儿不是才休息两天,今个儿是福儿的生儿,老爷答应妾身的,等福儿下了学,陪着庆生儿。”
&esp;&esp;福儿是郑氏为高斌生育的两女一子中的小儿子,今天刚满八岁。
&esp;&esp;高斌叹气道:“这还不是朝廷派来的那两位都御史,老爷我还需应付他们,于德还好说,这是韩阁老的人,总会给着一些面子,可那位彭御史,不是个善茬儿,自打来清江浦,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挑着老爷的错漏儿,漕运衙门的杜季同更是在一旁扇风点火。”
&esp;&esp;左副都御史彭晔,是杨国昌派来淮扬,专门查察河堤的大员,而漕运总督杜季同同样是齐党中人,驻扎在淮安府城。
&esp;&esp;第607章 贾珩:她抱过你,哪天你也抱抱她?
&esp;&esp;应天府,两江总督衙门
&esp;&esp;前明亡后,陈汉废除南直隶侍郎一职,太宗年间,裁撤南直隶,改称金陵省,隆治年间,又因金陵省行政体制庞大,重新设官定制,到了如今,曾经的金陵省也隐隐拆分成几块儿,改易旧名。
&esp;&esp;其一,淮扬,以漕运总督加副都御史衔,兼领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徐和除三州,治淮安。
&esp;&esp;时人称为淮扬巡抚、漕运总督。
&esp;&esp;当然,因其本务为总督漕运,南粮北输,故而不理民政,加“都御史衔,巡抚淮扬”也为方便行事。
&esp;&esp;其二,江南巡抚,辖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治苏州,也就是后世江苏省前身,而江南右布政使作为江南巡抚衙门辖制藩台,同驻苏州,协理五府民政。
&esp;&esp;其三,以江南左布政使驻扎应天,统管庐州府、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凤阳府、徐州、和州、除州等府州民政,也就是后世的安徽省前身。
&esp;&esp;因为江南之地继承南直隶改名的金陵省,还保留着「钦差金陵体仁院总裁部院」这样的衙门,故而时人往往又将金陵省与江南省混用。
&esp;&esp;另外,应天府另设两江总督,部院衙门驻节应天,统管江南、江西两省军政粮饷。
&esp;&esp;事实上,江南巡抚和两江总督,抑或是巡抚和总督,在陈汉经制中,一旦督抚同省,严格来说,也没有太过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各自分管一摊事务,如此设官,原本就是起掣肘、制衡之效。
&esp;&esp;此刻,两江总督衙门官厅中,正是清晨时分,官厅后堂。
&esp;&esp;一个服绯色官袍,腰系玉带,头戴黑色乌纱帽的老者,坐在一张盘的扶手油光发亮的太师椅上,手中拿着一封书信,手捻胡须,阅览着信笺。
&esp;&esp;其人年近五十,面庞削瘦,头发灰白,精神矍铄,气度俨然,不是旁人,正是这座官衙的主人——两江总督沉邡。
&esp;&esp;身为陈汉朝野中寥寥几位总督数省的封疆大吏,这位沉节夫,是地地道道的科甲出身,又擅治儒经,故而在江南士林中官声斐然。
&esp;&esp;“东翁。”不远处坐着的中年幕僚,年岁四十左右,一身蓝衫,面容儒雅,其人是沉邡幕府中署理机谊文字的主簿,名唤傅敬本,浙江绍兴府人。
&esp;&esp;“你也看看,这是永宁伯这个月给老夫的第二封信了,又是再说着淮扬的河务。”沉邡笑了笑,细眉之下,眸光湛然。
&esp;&esp;傅敬本连忙起身,接过书信,凝神阅览,须臾,眉头紧皱,说道:“东翁,前日,清江浦那边儿来了书信,也曾提及此事,这位永宁伯说入夏以后暴雨成汛,他还真以为自己能掐会算,未卜先知?”
&esp;&esp;“永年伯是武勋,虽然年轻,但出身将门,才略不凡,现被圣上擢为军机辅臣,先前因河南之乱,就曾料敌机先。”沉邡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沉声说道。
&esp;&esp;先前他从京中一些书信往来中,还知道更多的细情,伪造捷报,一眼识破,料敌机先,火速平叛。
&esp;&e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