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姐姐”两字,脸颊微热,这时候,提什么姐姐,更不是说她所谓修行只是欺世盗名?
&esp;&esp;“我知道,故妙玉姑娘才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道尽人生至理,家中遭逢大变,有此感慨,人之常情。”贾珩说道,事实上原著中的惜春何尝不是如此?
&esp;&esp;妙玉贝齿抿了抿樱唇,怔怔看着那少年,分明是被说中心事。
&esp;&esp;邢岫烟看着正在说话的二人,隐隐明白了什么。
&esp;&esp;迎春则是神情迷茫地看着几人,一时摸不着头脑,所以这究竟是议论着谁的事儿?
&esp;&esp;贾珩道:“只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然而那些将相,纵今时今日荒冢难寻,也活在青史里、人心里,又岂是寻常土馒头可比?更遑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esp;&esp;妙玉闻言,心头微震,品着“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之言,以及后续……
&esp;&esp;虽然这理念与她有所背离,但却能感受到少年金石之音中蕴藏的顶天立地的气度,这是与她父亲一类的人。
&esp;&esp;贾珩转眸看向已是面色怔怔,目生异彩的惜春,道:“四妹妹,当年,我贾家荣宁二公随大汉太祖吊民伐罪,解苍生于倒悬,纵再过千百年,世移时迁,贾家家道衰落,甚至香火断绝,也有不少英雄事迹记载在史册里,供后人凭吊瞻仰,代代相传,故君子之泽,五世之斩,不过枯荣至理,又何叹焉?”
&esp;&esp;青年人,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怎能都去上山……修佛?
&esp;&esp;认命可以,躺平不行。
&esp;&esp;第458章 黛玉:许是不送,也没什么的
&esp;&esp;宁国府
&esp;&esp;庭院中春雨淅沥,拍打屋檐和山石,厢房内烛火明亮,温香交织茶香,闺阁琼英,聚齐一堂。
&esp;&esp;贾珩将已空了的绿玉斗,递给妙玉,轻声道:“师太,再给我斟一杯。”
&esp;&esp;妙玉玉容清冷莹然,闻言,凝眸瞥了一眼贾珩,伸手接过绿玉斗,提起一旁茶壶,斟起茶来。
&esp;&esp;微微垂下眸光,看着绿玉斗中的茶水热气腾腾,淡淡道:“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的蠢物,三品就是牛饮骡饮。”
&esp;&esp;贾珩也不以为意,说道:“方才说了不少话,实是口渴,另外,师太的茶艺不错。”
&esp;&esp;妙玉看向对面的少年,递将过去。
&esp;&esp;贾珩接过茶盅,看向一旁的惜春,道:“四妹妹年岁还小,这世上还有许多有趣之事,你未曾见过、玩过呢。”
&esp;&esp;人之一生,大起大落,最容易产生看破红尘的消极避世心理。
&esp;&esp;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