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众人说笑之时,从外间一个婆子进来禀告道:“老太太,王家义少奶奶还有楚王府的甄嬷嬷过来登门,拜访您老了。”
&esp;&esp;此言一出,贾母就是一愣,问道:“义哥儿媳妇儿,她这时候过来?嗯,怎么还有楚王府的甄嬷嬷?”
&esp;&esp;凤姐笑道:“老太太你忘了,甄家大姑娘几年前嫁给了楚王千岁,许是年节将即,过来给您老请安来了。”
&esp;&esp;甄家与贾家是世交,在红楼原著中,甄家甚至把需得抄没归库的赃银由贾府托管,足见两家情谊之深厚。
&esp;&esp;“是,瞧我这记性。”贾母笑道:“凤丫头,鸳鸯,你们两个替我去迎迎。”
&esp;&esp;以贾母位份儿,荣国太夫人,除却楚王妃到来外,才会出荣庆堂相迎,只是一个嬷嬷,还真没有太多讲究,让凤姐这位管家孙媳妇儿以及鸳鸯去迎,正符对等原则。
&esp;&esp;凤姐笑着应了一声,就与鸳鸯出迎着王义媳妇儿以及甄家嬷嬷。
&esp;&esp;见着一屋的小姑娘脸上的茫然、疑惑,贾母笑道:“你们年轻不知道咱们家的亲戚,甄家也是咱们家的老亲,原有五个年轻的姑娘,两个嫁来了京城,现有三个在家,这来京城的两个女儿,都做了王妃,一个嫁给了楚王,一个嫁给了北静王。”
&esp;&esp;王夫人目光微动,闻听贾母之言,心头不无嫉妒,白净面皮上挂着浅浅笑意,感慨道:“这真真是好大的富贵。”
&esp;&esp;贾母笑道:“她家老封君,与宫里的交情深厚,还有一位老太妃在宫里,自得着恩宠独一份儿,当年太祖爷南巡,甄家接驾都接了四次。”
&esp;&esp;探春听着贾母之言,与黛玉对视一眼,
&esp;&esp;而下首处坐着的宝钗,杏眸闪了闪,心头暗叹,甄家、贾家才是一等公侯勋贵之家,旁人之家真是比之不及的。
&esp;&esp;几人说话间,就见凤姐与平儿领着一个面相富态、衣衫华贵的嬷嬷进来,身后果然跟着王义媳妇儿。
&esp;&esp;“给老太太请安了。”那嬷嬷一进荣庆堂中,笑着说道:“老太太一向可还好。”
&esp;&esp;王义媳妇儿也上前向着贾母见礼,然后王夫人、薛姨妈一一见礼。
&esp;&esp;贾母笑道:“好,好,你家王妃怎么没来,有些日子没见着她了。”
&esp;&esp;甄嬷嬷道:“我家王妃原是要亲自来的,但身子偶感小恙,在家将养着,等年节是要过来给太夫人请安的。”
&esp;&esp;楚王妃甄晴,虽然因为拉拢贾家以夺嫡的大局,应允了楚王纳元春为侧妃,但并不意味着真心乐见自家丈夫后院进人,更不要说亲自上门帮着丈夫找“小老婆”了。
&esp;&esp;贾母道:“可请了郎中。”
&esp;&esp;甄嬷嬷道:“宫里太医院的御医问过诊了,并无大碍。”
&esp;&esp;“那就好,那就好。”
&esp;&esp;几人寒暄着,纷纷落座。
&esp;&esp;第368章 贾珩:我不同意这门亲事
&esp;&esp;荣庆堂中
&esp;&esp;甄嬷嬷打量了荣庆堂一圈儿,笑着开口道:“老太太,听说贵府大姑娘从宫里出来了?”
&esp;&esp;贾母面上笑意不减,说道:“是,前不久出得宫。”
&esp;&esp;甄嬷嬷笑了笑,说道:“记得大姑娘进宫有些年头了,这想来也有不少年纪了,应了适配之龄了。”
&esp;&esp;贾母闻言,面上笑意不由凝滞了一些。
&esp;&esp;其实,不仅是贾母面带异样,就是一旁的王夫人都微微蹙眉,脸色不悦。
&esp;&esp;无他,这怎么看怎么有些炫耀的意味。
&esp;&esp;只你甄家大小姐嫁得好?
&esp;&esp;至于静静听着几人说话的探春和黛玉二人,对视一眼,皆是皱眉暗恼。
&esp;&esp;薛姨妈看着自家女儿宝钗,似也在问“这甄家什么意思?”
&esp;&esp;甄嬷嬷笑道:“我们家王妃说,当年和元春大姑娘还在闺中时,姐妹相称,一晃眼,都好几年了。”
&esp;&esp;此言一出,纵然是贾母脸色都有几分不虞,脸上笑纹彻底不见。
&esp;&esp;这是专门过来炫耀的?
&esp;&esp;你甄家大小姐与我家大姑娘当年是闺中姐妹,所以你嫁得亲王,就过来显摆?
&esp;&esp;凤姐柳叶眉下的丹凤眼,也有几分寒芒,看着那身着绫罗的老嬷嬷,暗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