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足以让胡商铤而走险了!
&esp;&esp;如果不被抓住,只要一趟,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esp;&esp;康甲宏所说,有胡商不单单将汉人奴婢带出玉门关,还劫掠河西的良家女子、孩童。
&esp;&esp;这让李瑄皱眉!
&esp;&esp;他虽然愤怒,但没有听信康甲宏之言。
&esp;&esp;因为从河西走廊入西域,要么从阳关,要么从玉门关,都由重兵把守。
&esp;&esp;河西豆卢军,就镇守在敦煌城中。
&esp;&esp;难道带着活人,还能长翅膀飞出去吗?
&esp;&esp;“小人句句属实,不敢欺瞒元帅。他们确实将汉人女奴和孩童卖给昭武故地和大食国,牟取高利益。”
&esp;&esp;康甲宏赶紧起身向李瑄一拜。
&esp;&esp;李瑄的威名震动丝绸之路,打得吐蕃抱头鼠窜,他哪敢忽悠李瑄。
&esp;&esp;那些贩卖大唐女奴的胡商,与经常在无人区行凶劫掠的胡商高度重合,所以他才在一些商盟的推举下,来拜见李瑄。
&esp;&esp;希望能借助此事,清楚那些毒瘤。
&esp;&esp;“难道除了玉门关和阳关,还有其他道路能从河西走廊入西域吗?”李瑄向康甲宏质问道。
&esp;&esp;“没有!但小人的朋友真在玉门关数百里外见有不少大唐奴隶,还听说他们拐卖汉人良家的事情。千真万确,不敢欺骗您。”
&esp;&esp;康甲宏也想不通,但他估计是那些胡商通过某种方法蒙混过去。
&esp;&esp;第167章 十二万步骑齐聚河湟,回纥骑兵南下白亭海
&esp;&esp;“此事我已知晓,会尽快查清楚。”
&esp;&esp;李瑄深吸一口气,向康甲宏说道。
&esp;&esp;不说是否拐卖良家,就是把大唐女奴带过玉门关,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esp;&esp;如果康甲宏所言不假,就是玉门关的守将和官吏故意放行。
&esp;&esp;这可不仅仅是在路上设关卡那么简单了。
&esp;&esp;可大战在即,李瑄只能先派人到河西,询问一些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有没有失踪的妇女儿童。
&esp;&esp;如果事情属实,李瑄必然要大开杀戒了,不管是哪些人。
&esp;&esp;“此事作罢!请问你知不知道棉花?”
&esp;&esp;李瑄问过后,康甲宏不太懂。
&esp;&esp;他又形容一下,康甲宏才清楚。
&esp;&esp;棉花就是叠花。
&esp;&esp;这个时代,西域已经有棉花产的布匹,叫做“叠布”。
&esp;&esp;但由于稀少,并未广泛。叠布的品质,和大唐的丝绸无法相比。
&esp;&esp;但在李瑄看来,棉花初步种植后,哪怕不生产叠布,以棉衣和棉被为主。
&esp;&esp;等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再生产棉布,为平民百姓普及。
&esp;&esp;“既然知道棉花,希望你能联系其他商人,从大食运送一些棉花种子到湟水城和姑臧城。我们会用丝绸换取。只要你们能运过来,我保证商人会赚取比丝绸贵三倍的利润,只限一年时间,来者不拒。”
&esp;&esp;李瑄又向康甲宏说道。
&esp;&esp;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esp;&esp;正常情况下,这样做是血亏无比的,没有商人会这样干。
&esp;&esp;但李瑄作为武威郡和西平郡的长吏,代表两地购买大量棉花种子,以求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种植棉花。
&esp;&esp;武威郡富庶,能出得起这样的价格。
&esp;&esp;等李瑄攻克九曲青海后,河湟、宁塞郡的黄河以南,包括九曲、青海,都由大片耕地,可以用来种植棉花。
&esp;&esp;如果棉花能在短时间能开满河陇,十几年内开满中原,将是一件大功德。
&esp;&esp;“元帅所言当真。”
&esp;&esp;他认识有不少去大食的商人,那里有许多棉花种子。
&esp;&esp;如果能将棉花成车成车的运来,将来就赚大了。
&esp;&esp;“我堂堂大唐边军主帅,自然一诺千金。”
&esp;&esp;李瑄郑重地点头。
&esp;&esp;“待小人回去就对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