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里都充满了期待。
&esp;&esp;她在认字上下了苦工,努力都被看到,进步不菲,一个月后就能汉字夹拼音的写日记了。
&esp;&esp;她郑重地在日记本上一笔一划写上自己的名字——杨桂英。
&esp;&esp;董芳苓最先教的字就是她的名字怎么写,教的时候还夸说:“你的名字很好,既好听又很有力量。”
&esp;&esp;杨桂英不懂自己的名字哪里有力量,她笑道:“我家姊妹三个,桂兰、桂英、桂花,都是爹娘随便给取的名字,也没什么讲究。”
&esp;&esp;董芳苓笑着摇摇头:“就算是随便取的名字,你也靠自己活出了力量感,而且‘桂英’这两个字很好,《穆桂英挂帅》你听过没?”
&esp;&esp;“哎呦,那咋能没听过,集上逢庙会的时候,人家搭戏台子还唱过这出戏呢!”
&esp;&esp;“你看,那穆桂英也叫桂英,人家可是能挂帅的将军,你也叫桂英,你虽然没有挂帅,但你也很厉害,一个人就把闺女拉扯大,还给培养成了这么有本事的人。”
&esp;&esp;杨桂英愣住,她从前还从没听到过对她名字有这种解释的,都是桂英,但她好像从没意识到过自己跟穆桂英是同名,人家是能上战场,领兵打仗的女将军,而她不过是乡野村妇,甚至大多数人早就忘了她叫什么,只知道她是老二家的,是维淑妈。
&esp;&esp;忽然间,她不好意思地笑起来,颇为秀气地抿起唇,头一次觉得自己的名字竟然这么好听。
&esp;&esp;日记本上的三个字,笔迹还很稚嫩,但能看出写它的人很认真,一定是伏在案头,用最标准的姿势握着铅笔,一撇一捺慢慢地刻上去的。
&esp;&esp;名字写完,翻到第一页,杨桂英把铅笔用闺女买的卷笔刀又削了削,削得尖尖的,很是锋利。
&esp;&esp;接着,她慎重又仔细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日记。
&esp;&esp;先是记录下日期:2000年12月2日,农历十一月初七,天气晴。
&esp;&esp;她记录下了这一天,她早上五点钟起床,给两个孩子做早饭,煮的稀饭,热的馍,煎了鸡蛋,炒了一道青菜,一道腊肉。
&esp;&esp;接着俩孩子吃完早饭出门上班,她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好后,该洗的衣服都洗完,就坐到桌前写字,一个字写一面,总共练了十个字。
&esp;&esp;写完字后烧午饭,闺女离得近,中午回来吃。
&esp;&esp;她中午下了肉丝面条,闺女吃的很高兴,一直夸她面条擀得十分劲道。
&esp;&esp;饭后她回房间睡了会儿,就又开始练字,仍然是十个字,写完后烧晚饭,女婿今天加班,没回来吃,她给留了些出来,以防他夜里回来的时候肚子饿。
&esp;&esp;晚上吃完饭,她收拾干净后,就去刷牙洗脸,用热水泡泡脚,跟女儿一块儿看了会儿电视,回房睡觉。
&esp;&esp;在日记的末尾,她不忘记录下心情,她很高兴很满足,太阳照进房间里,晒得暖烘烘的。
&esp;&esp;流水账的日记,她写的很珍惜,写完后小心地抚了抚页脚,把微微翘起的一点给压平,随后合上本子,放进抽屉里。
&esp;&esp;人有了事情做,精气神儿都更加饱满。
&esp;&esp;何维淑每天看着越来越积极向上的妈妈,也在心里为她感到高兴。
&esp;&esp;何维淑现在怀孕六个月,肚子已经隆起来,身子变得笨重,也染上了走路时撑着腰的习惯。
&esp;&esp;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几乎都被当成了易碎的瓷娃娃,每个人对她都小心翼翼的,只要看见她在走路,总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扶一扶。
&esp;&esp;这时候胎动已经很频繁,小家伙在她肚子里像条灵活的小鱼,在子宫里不知道是在翻身还是打滚,导致她常常走着走着就停下脚步,手不由自主地抚上高高隆起的肚子,屏息感受那来自生命内部、充满力量的律动。
&esp;&esp;而睡前用耳朵听宝宝的动静,已经成了崔承安的必做事情。
&esp;&esp;他撑着身子,脑袋轻轻贴在何维淑肚子上,一动不动地听着,不管听到什么都要惊喜地抬头,看向老婆猜测:“宝宝现在是不是又在翻身?”“感觉小脚踹了一下。”“我好像听到了宝宝的心跳声,‘咚咚咚’的,特别有力量。”
&esp;&esp;何维淑也将手掌放在肚子上,满眼都是温柔。
&esp;&esp;两人看电视上说,孩子还没出生时,要给ta做胎教,给ta听音乐、读故事书。
&esp;&esp;于是崔承安天天晚上都捧着故事书
海棠情欲